台灣第一種本國培育的芒果品種

金煌

金煌

金煌

芒果冰主要以金煌芒果為原料
(^Q^) (^Q^) (^Q^)
高雄縣六龜鄉果農
黃金煌先生於1932年出生於嘉義竹崎,跟著父母到六龜定居,家中經營木材事業,國小畢業後即回家幫忙,13歲就帶著工人上山,順便管理竹林、桃子林,養成對農業的興趣。
1958年是他人生的轉捩點,在金門服役的黃金煌經歷823砲戰回來本島後,被調到台南管理油庫,鄰近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每當閒來無事,黃金煌就到農改場,觀摩研究人員如何幫農作物雜交授粉,退伍後,回六龜接手二甲多農地,種起當時開始流行的Irwin(愛文)、Kiett(凱特)、Haden(海頓)等品種。
於是黃金煌先生以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學到的雜交授粉技術將來自印尼的
White(懷特種)(香蕉芒)為母本,美國的
Kiett(凱特)(九月檨)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經8年努力,1966年在家中果園培育的芒果首次結果,於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金煌』,到了1980年代,金煌才逐漸普及到市面上。
植株生長強健,葉片濃綠,樹幹有直立徒長現象,較難以整枝修剪方式使植株矮化,金煌品種抗病性很強,尤以炭疽病為最,在栽培上較為粗放,噴藥次數只有愛文品種的一半而已。果實碩大,產量豐,品質優良,肉質細嫩幾無纖維,果重達0.6~2.0kg,果實長寬厚為19.8×10.3×9.2cm,糖度17.4Brix,酸度0.24%,糖酸比73,種子極扁且薄,重57公克,僅佔果重的7%。
果農為促進果實轉色,防止果實蠅危害及減少噴藥次數,一般均在幼果期勵行提早套袋,至採收期長達60天以上,為最不受農藥污染的品種,頗受消費大眾的信賴。金煌品種不可如愛文品種採收在樹上掛黃的果實(俗稱在欉黃),因為全熟的果實果肉會產生劣變,因次均以採收硬熟果為宜,成熟度以7~8分熟(花後105~120天)為最佳,消費者若買到果肉有劣變的果實則為採收成熟度過熟之緣故。金煌品種為外銷香港之主力品種,可一次或分次採收,耐運輸及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