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戰史的教訓(2)政略
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本來可以用和平的、經濟合作的作法來實現,結果日本激進軍人發動政變,刺殺文人首相犬養毅,瘋狂對外侵略。 一開始就錯, 最後失敗, 並不奇怪。 二戰已經結束七十多年, 現在日本仍然被美軍占領。 從戰前的獨霸東亞,墮落到現在...
1912年, 中華民國成立, 正當東亞幾千年來未有的局面。 我指的不僅是建立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而且是有史以來日本第一次超過中國, 成為東亞最先進、最強大的國家。
1894年甲午戰敗, 已經震驚清庭。 1905年日俄戰爭, 日本完勝西方列強俄羅斯, 把已經占領東北的俄軍, 徹底驅逐。 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戰, 日本僅損失三艘魚雷艇, 摧毀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中三分之二的艦隻, 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海戰之一。 奉天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地面戰役,雙方合計超過60萬人參戰,也是日本完勝。
日俄戰後, 中國不是震驚而已, 是徹底服了日本。 那時候的中國人, 不但承認日本的先進, 而且積極地向日本學習, 進一步要聯合日本以抗西方列強。 出國留學, 首選日本。 清朝末年的變法, 也是在學習日本
孫中山居住日本多年, "中山"來自日本名中山樵, 有日本籍一妻(大月薰)、一妾(淺田春)。 孫中山的中國革命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 獲得日本黑龍會協助, 也有日本人參加孫中山的革命起義, 戰死在中國
蔣中正留學日本, 日本是蔣中正唯一居住過的外國, 日語是蔣中正唯一能說的外語。 抗戰戰略的主要設計人之一蔣百里, 留學日本成城學校,陸軍士官學校, 妻子是日本人佐藤屋子。 二二八事件時, 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 是日本陸軍大學畢業的。
...
那時候的國府軍事將領, 幾乎全是留學日本的。 也就是說, 他們都是知日派、親日派、哈日族, 國府一再央求日本, 不要侵略中國, 中國願意與日本合作, 做日本的小弟, 因為他們深刻了解日本軍力遠遠超過中國、無法抵抗。
即使九一八事變後, 國府還是不放棄和平解決, 蔣中正還因為「不抗日」罵名, 一度被趕下台。 直到日本文人首相犬養毅被刺殺, 國府才斷了和平的想法, 決心焦土抗日。 日本把哈日族逼到焦土抗日...
七七事變時, 日本軍備是國府的15-30倍, 看用那一種標準來計算。 國民革命軍是地方軍閥拼湊而成的, 連不抗日又扯後腿的共軍都編入, 無法真正的統一指揮。 國府可以自己製造的武器, 最高只到機槍...
在絕對優勢下, 日本軍閥洋洋自得, 「三月亡華」高唱入雲, 這是一場日本穩贏的戰爭 ...
...
戰爭的結果是, 蘇聯+中共占領中國大陸, 美國稱霸世界。 七十多年後的今天, 美軍仍然占領日本, 美軍在日本犯罪, 不受日本法律管束...
日本軍閥識淺量窄、害人害己, 葬送了日本的千年機遇, 還把東亞打成了廢墟
如果日中合作, 而不是開戰
二戰時, 西方國家打成了廢墟。 東亞在日本的領導下, 和平的發展經濟, 日本的工業技術, 加上中國與東亞的人口、資源、市場, 飛躍增長, 現在東亞可能已超越西方, 日本仍然是東亞霸主...
[ 本文章最後由 RKK 於 2017-10-24 03:00 PM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