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quus caballus
英名:horse
日名:ウマ/馬
華語名:馬
馬屬於奇蹄目草食性家畜,頸上有長鬃,尾有長毛,馬腳長有馬蹄。
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原產於中亞草原,5000多年前就被人類馴養,15世紀後,歐美殖民者將馬帶到美洲和澳洲大陸。
馬主要作為騎乘、挽車和載重,在戰爭和勞作中運用。在歷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工業革命蒸汽機出現以前,一直是主要的拉車動力,以至後來「馬力」成了衡量機器功率的單位。
在山區無法行車的路上,馬至今仍是主要的運載工具。
在戰爭中最早也是拉戰車,由游牧民族首先發明騎乘,中原民族到戰國時代才開始出現專業騎兵,古希臘,古羅馬都有騎兵。馬鞍也是游牧民族發明的,後來經過不斷的改進;馬鐙是中國人在漢朝發明的,一開始只是一個,為便於上馬,後來發展為一邊一個。直到進入20世紀之後,由於各種車輛的出現和普及,騎兵才開始退出戰爭。目前騎乘多用於體育競賽,美國有的大城市巡警還乘坐馬匹。
馬也可以作為乳用和肉用,馬乳一直是游牧民族的食品,蒙古人還用來釀造「馬乳酒」。
伊斯蘭教律禁止食用馬肉,西元732年教宗也下令禁止基督教徒食用馬肉,但後來作用不大。
現在德國人、法國人、義大利人都食用馬肉,中國廣西省
桂林有
馬肉米粉,日本九州
宮崎縣的居民將馬肉當作高級料理,有
馬刺(馬肉沙西米)、還有滷的。
二戰期間,美國允許肉店供應馬肉以彌補牛肉供應不足,但二戰結束後,在西部牧場主的壓力下,又禁止供應馬肉。
隨著馬的功能淡化,20世紀後半期,許多國家培育出各種小型馬,作為寵物。
經過幾千年人的培育,馬的品種很多,從高達2m到只有56cm,體形各異。
參考資料:維基、フリー百科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