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賽德克人拿番刀殺害140個霧社公學校小朋友(含10幾個老師和家長)的事實,廣告看來都輕描淡寫。
之後
日本兵討伐
賽德克人的戰役實情是,
賽德克人跟本連步槍和機關槍(2挺俘獲使用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表尺和準星都不會用。
事件之前
賽德克人當時買的
毛瑟K-98步槍都自己拆去表尺。
還用當時原住民傳統獵槍的打法。
實際戰況
討伐軍死亡人數
日本軍兵士22人、警察6人、味方蕃(支援日軍原住民)21人
(這些人都進了靖國神社,所以很容易算)
(太平洋戰爭日軍死亡1,740,955 人<其中菲律賓戰役日軍死亡50多萬人>有入靖國神社)
所以日軍實際死亡失蹤人數去靖國神社看最準。
賽德克族戰士死亡人數
700多人被打死、500人被俘、30多人被處決(在霧社國小防空洞)、
1931年4月25日另外有216名賽德克人婦孺被敵對原住民襲擊殺害。
電影中
賽德克族戰士卻戰果輝煌,殺敵無數。
比
筧橋英烈傳還誇大不實的戰爭片,我其實一點都不想看!
②而且當時被殺害的小朋友的紀念碑後來都被國民黨破壞,不比照事件中賽德克族的紀念碑重新立碑。
正當性不足,不值得去看。
③事件導火線是來參加結婚喜宴的新來日本警察嫌
莫那魯道的長男手髒把手撥開,長男感覺受辱後2人起衝突,
莫那魯道以為會受到警察處罰失去地位才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攻擊的。
攻擊的對象多半是無辜孩童,形同恐怖主義。